今年以來,雙鴨山礦業公司東榮二礦機電區“節支創效工作室”深入落實“節支創效”管理舉措,嚴格強化現場管理,牢固樹立“修舊利廢就是節約”的理念,把節約挖潛的觸角延伸到每個角落、每名職工,以降成增效為目的,科技創新為抓手,采取節支降耗有效方法,群策群力降成本,千方百計提效益,確保礦井經濟效益最大化。
理清“節支”思路,挖潛增效激活力。為強化成本費用管控,牢固樹立“成本致勝”理念,進一步深化全面預算管理。該區“節支創效工作室”建立健全材料修舊利廢臺賬,詳細記錄了修舊利廢的設備名稱、原值、型號、修復費用、節約成本,同時注明了驗收合格等情況。為提高收舊利廢責任意識,引導大家樹立“不浪費一個螺栓”的節約意識,讓職工從心里“緊”起來,利用班前會、微信群等載體,教育職工樹牢“人人都是降成之源,杜絕浪費每一件材料,節約每一分錢都是創效、收舊利廢光榮、鋪張浪費可恥”的思想,從思想上、行動上讓職工保持良好節約習慣。“以前哪個設備壞了,就只是想著去領新的,現在第一反應不是換新的,而是看還能不能修好再利用。”該區創效工作室的職工說道。
提升創效技術,修舊利廢降成本。“能修的就修,實在不能修的,我們就把配件拆下來,用在其它方面,做到一顆螺絲釘、螺絲帽都不能浪費,這樣既節約了材料成本,又做到了舊配件的再利用”,創效工作室職工在操作螺紋鋼筋調直機時說。該區創效工作室結合工作實際,引進螺紋鋼筋調直機、螺紋鋼筋全自動切斷機、螺紋鋼筋一百八十度微彎機等機械化設備,對能夠修復使用的配件,盡可能修復利用,做到物盡其用,該區“節支創效工作室”不斷總結經驗,如變形、開焊的導向滑輪、彎曲的刮板維修、螺母、墊片加工等,2.5m的鉆桿,可以截割成 1m或1.5m的鉆桿進行二次利用。通過不斷摸索,從拆解組裝到后期安裝,形成完整配套服務,自主設計加工改造井下各種型號零部件等,從收修舊利廢到設計加工等轉變,真正做到變廢為寶,為礦節約了材料費用。
落實長效機制,節支增收見實效。該區“節支創效工作室”既在“壓”上下功夫,又在“長”上做文章,將修舊利廢細化分解、落實到人,細化時間節點,明確落實責任,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氛圍。持續弘揚勤儉節約精氣神、齊抓共管降成本的思想觀念。為強化責任落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成立了降成增效工作小組,從小處著眼、細節入手,立足崗位和工作實際,完善“周督導、月考評、季評比”工作機制,全力抓好自主維修、修舊利廢、加工零件等常態化工作。進一步提高物資利用率、回收率,規范修舊利廢管理工作,降低材料費投入,提高礦井經濟運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