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綠色寶石
——雙礦公司煤礦輔業一產公司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一幢外觀看似普通的樓房,走近之后卻別有洞天。
這里是雙礦公司煤礦輔業總公司一產公司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的工業生產大樓。期間,可以看到工人們正在地里除草,成排的莊稼隨風搖擺,果樹、兔子、鴿子、魚塘,以及原生態蔬菜,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依托科技 共建綠色生態空間
今年4月,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劃歸到了煤礦輔業總公司一產公司管理。為提升發展空間,切實將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生態產業園開始對種植區、加工區和采摘園區等進行科學規劃。通過引進黑龍江省農科院和東北農大等科研院所的富硒和復合酶等先進技術,實施科學有效的生產措施,建設綠色種植標準生產基地,全力打造綠色、營養、健康、舌尖上安全放心的好食材。
今年這個生態園種植水稻1320畝、大豆465畝,目前,水稻、大豆長勢良好,產值預計可達到200萬元。
健全制度 提升精細管理水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嚴細了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使管理流程更加嚴謹,做到了各工種崗位職責上墻,增強了油廠、酒廠等崗位人員的責任感。
外來車輛不允許進入大樓,工人出入嚴格進行檢查,辦公樓、廠區、生產車間內設有全方位、360度無死角監控。工作人員每天早上天剛亮就會到地里巡查水稻、大豆等農作物的長勢,并做詳細記錄,工作巡查記錄本上清晰地記錄著農作物的每一個生長過程以及遇到的問題。為了將工作做細,油廠,酒廠也都按照要求設立管理臺帳,每天進豆多少、出油多少、當天出油率等在日記賬單上詳細記錄。以前的生態產業園只是單一農業種植模式,季節性比較強,如今的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由原來的小生產作坊變成了花園式綠色生態產業園,集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生態產業實現循環模式經營。
工人干的多,收入就高,工作積極性自然也高了起來,由原來的躲著干,變成了現在搶著干,生態產業園也由原來的收支平衡,到今年預計產值可達到500萬元以上。
打造亮點 樹立特色品牌
要做就做最好。這是煤礦輔業總公司一產公司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的工作標準,只有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場上立足。產業園走實綠色這條路,在大豆、高粱、原生態蔬菜等作物的種植上,對每一粒種子都精心挑選,用心呵護每一株幼苗,認真按照標準進行管理,施肥、采摘、包裝形成自己特有的生產流程。
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是生態產業園的釀酒期,有著30多年釀造經驗的釀酒師傅用引進的水處理設備制取純凈水,甄選生物酒曲,精選優質高粱,釀造純高粱酒,如今已經注冊商標,形成“雙礦”龍雙特釀品牌。冷榨大豆油,精選生態產業園種植的上等大豆,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科學調配,均衡營養,香味醇厚,是實實在在的放心油。大豆榨油后的附屬品豆粕,則用來養魚,88畝的魚塘里,有草魚、鯉魚、鰱魚、鯽魚。果園明年可結果,在果樹下散養的雞、鴨、鵝的糞便成了果樹的天然肥料,形成了良性循環,既保證了果樹的營養,又確保了家禽肉質的鮮美,更保證了雞蛋、鴨蛋、鵝蛋這些“笨蛋”的純天然性。今年,生態產業園還種植了大量甜糯玉米,甜、鮮、脆、嫩的特點,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消費者青睞。
目前,黑魚泡生態產業園正在籌建1000平米的智能溫室暖棚,項目方案合作單位北京金風科技公司已完成設計,現正處于交換意見階段。未來的黑魚泡綠色生態產業園將增加旅游、垂釣等項目,為煤礦輔業總公司走實綠色多經產業發展之路,推進“3385”產業項目規劃,為堅決打好2019下半年經營管理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石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