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礦公司全力打造“三位一體”安全教育培訓體系
鶴崗礦業公司立足企業實際,牢固樹立大培訓理念,全力打造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安全技能“三位一體”安全教育培訓體系,著力提升安全培訓工作質量,著力提升煤礦從業人員素質,為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鶴崗礦業公司嚴格落實《煤礦安全培訓規定》,制定和完善了《煤礦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及其補充規定,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專職教師的準入制度,并建立了兼職教師庫。目前,全公司共有專職教育培訓管理人員27人,專兼職教師144人。在教學管理上,他們建立并完善了培訓教學管理和后勤保障制度,實行教學效果評估制度,每月通過對教師衣著舉止、知識儲備、備課準備及課堂教學進行考核,結合學員優秀、合格率及學員滿意度測評等得出教師綜合評定結果,考評結果和績效工資掛鉤,對教師實行差異化薪酬,調動教師學習業務、鉆研業務積極性。與此同時,他們按照專業化、特色化的原則,加強各培訓中心硬件設施建設,全公司共建成培訓教室36個,其中多媒體教室22個,微機教室9個,警示教室6個,面積1.38萬平方米,并完善了各礦(處)采掘、機電運輸、通風安全等實物培訓基地19個,形成了以職工大學、興安、富力3個三級A培訓中心為核心,以峻德、益新等5個三級B為支撐,以156個班前培訓陣地為基礎的職工安全培訓基地網絡,年可完成各類人員培訓近2萬人次,從業人員培訓率和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為適應煤礦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培訓的需要,這個公司引進開發了先進的安全技術培訓系統。一是引進煤礦安全技術可視化仿真培訓系統,創新實施“互聯網+培訓”,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崗位人員,利用公司局域網,把教學軟件投射到基層156個班前學習室,使職工通過投影儀和手提電腦實現了24小時隨時訪問、播放和學習,改變了以往“坐教室、看黑板、聽授課”的傳統教育模式,在安全培訓中實現了沉浸式、分布式和交互式的可視化體驗。二是引進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實操仿真培訓系統,該系統利用3D技術建設仿真操作平臺,開發了40多項演練功能,對煤礦采掘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風各生產系統進行模擬,讓學員在教室中就能熟悉煤礦生產系統的運行,促進特種作業人員所需掌握的操作規程、實際操作能力等知識與現場實際接軌,學員通過電腦和操作平臺,可以形象直觀的了解設備操作、維護保養、拆解組裝、排除故障等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而且可以在平臺上模擬操作,隨時隨地都能學知識、增本領,通過身臨其境的模擬操作,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重點開發應用了煤礦e課堂智慧云平臺系統,通過智能手機APP客戶端+微信小程序,實現職工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學習,對現有安全培訓方式進行了有效補充。目前,煤礦e課堂職工參與率由36.8 %提高至93.96%,職工自測練習正確率由30.67%上升到95.80%。
針對企業需求、崗位需求和個人需求,這個公司先后組織召開兩級座談會15次,下發調查問卷5328份,科學制定年度、月度培訓計劃,細化培訓內容。特別是增強采區、段隊月份教育培訓計劃的針對性。在培訓內容上做到“五納入”,即把安全生產常識、應急避災知識、崗位“三程一標”、安全法律責任和職工心理疏導5個方面內容納入職工“必知必會”培訓規劃,制定涵蓋各崗位工種“必知必會”知識匯編,分階段制作“必知必會”卡,做到了分段培訓、系統教育、定期更換、逐步升級。同時,他們堅持把職工教育培訓與準軍事化訓練相結合,與“導師帶徒”活動結合,增強職工崗位操作執行力。在此基礎上,他們嚴格制定了《煤礦班前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及《煤礦班前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補充規定》并做到“七個堅持”,即堅持開展班前禮儀活動,堅持以“三程一標”、必知必會、案例剖析為主要內容上好班前安全課,堅持管理人員跟班參加班前安全教育,堅持各級領導干部和工程技術員定期輪流上安全大課,堅持做到職工班前學習筆記審閱制度,堅持區(科)每月組織一次全員考試,堅持以段隊為單位建立職工微信群,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培訓。
在實際工作中,各煤礦以班前禮儀活動為載體,把職工班前安全課作為一種工作方式,按照班前點名、情緒觀測、教育培訓、安全講評、工作派班、誦讀理念、崗前宣誓的“七項流程”,持續開展理念灌輸、親情囑托、安全寄語、案例剖析、現身說法、安全反思、“三違”曝光、算好安全“五筆賬”等安全教育活動,并先后開展了班前安全教育培訓上課率達標規劃、“三違”及工傷人員結構性分析、嚴重“三違”過“七關”等工作,進一步拓展了班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質量,推動了班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建設。(高博)